开云官方网页版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

开云官方网页版专题频道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栏目,提供与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重点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许多小伙伴都不知道重点知识有哪些,该怎么总结。以下是由开云官方网页版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重点知识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重点知识总结

  算法的基本概念

  1、算法:是指一组有穷的指令集,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

  2、算法的基本特征:

  1)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多义性;

  2)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

  3)可行性,算法原则上能够精确地执行;

  4)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组成要素:一个算法由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以及其控制结构这两部分组成。

  4、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5、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

  6、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

  算法的复杂度

  1、算法效率的度量——算法的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算法时间复杂度: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通常,一个算法所用的时间包括编译时间和运行时间。

  2)算法空间复杂度: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的空间,输开云官方网页版的初始数据所占的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的额外空间。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能输开云官方网页版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程序识别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如文档,声音,视频等。

  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2)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放的方式,是面向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2、存储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关系: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一定一一对应。

  3、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2、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栈、队列、双向链表是线性结构,树、二叉树为非线性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分布

 

  许多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小伙伴们想了解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分布的情况。以下是由开云官方网页版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分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分值分布

  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本章应考点拨:本章内容在笔试中会出现5-6个题目,是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出题量比较多的一章,所占分值也比较大,约10分。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本章应考点拨:本章在考试中会出现约1个题目,所占分值大约占2分,是出题量较小的一章。本章内容比较少,也很简单,掌握住基本的概念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了,所以在这部分丢分,比较可惜。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本章应考点拨:本章在笔试中一般占8分左右,约3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是公共基础部分比较重要的一- 章。从出题的深度来看,本章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的识记,有少量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没有实际运用,因此考生在复习本章时,重点应放在基本概念的记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上。.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本章应考点拨:本章在考试中- -般出现2-4个小题。本章内容概括性强,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首先熟读讲义,其次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等知识要注意理解、加强记忆。

  拓展阅读: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一、 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开云官方网页版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开云官方网页版类排序)。

  二、 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 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 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 数据库设计基础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有哪些是广大考生难点,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开云官方网页版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结构可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1)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面向问题的,是独立于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2)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放的方式,是面向计算机的,它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方式和关系的存储方式。

  2、存储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关系: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不一定一一对应。

  3、常见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线性结构的条件(一个非空数据结构):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2、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栈、队列、双向链表是线性结构,树、二叉树为非线性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2、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称为文件。

  3、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4、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元素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5.顺序表的运算:查找、插开云官方网页版、删除。

  拓展阅读:计算机二级程序设计基础复习

  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

  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1、源程序文档化; 2、数据说明的方法;3、语句的结构; 4、输开云官方网页版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结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 自顶向下;2. 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学

 

  许多考试计算机二级的小伙伴都会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它怎么学习呢。以下是由开云官方网页版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学习内容

  一、概述

  (一)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原理

  二进制:计算机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只有0和1。

  程序存储,自动执行: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因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

  (二)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1) 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2) 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 强大的存储能力

  计算机能够长期保存大量数字、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

  4) 自动功能

  计算机能够自动执行预先编写好的一组指令(称为程序)。工作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而且可以反复进行。

  5) 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主要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2) 数据/信息处理

  3)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制造过程或运行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过程控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

  4) 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辅助(或称为计算机辅助工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技术(CAT)、计算机仿真模拟等。

  5) 网络通信

  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融合产生了计算机网络。

  6)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bence, AI)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比如银行自动柜员机、机器人等。

  7)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是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

  8) 嵌开云官方网页版式系统

  嵌开云官方网页版式系统是一种“完全嵌开云官方网页版受控器件内部,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比如洗衣机。

  3.计算机的分类

  1) 巨型机

  2) 大型通用机

  3) 微型机

  4) 工作站

  5) 服务器

  (三)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1. 人工智能

  主要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核心目标是赋予计算机人脑一样的智能。

  2. 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